相关资讯

金汇昆:若把屈原和李白聚在一起

发布日期:2025-03-07 15:53    点击次数:117

若把屈原和李白聚在一起

文/金汇昆

屈原和李白都是浪漫主义的天才诗人,最近,我们又一次学习他们的诗歌《九章·涉江》和《将进酒》,作为诗歌课堂的组织者和主要教授者,我又一次感慨颇深。诗歌暗示人生,此言是不虚的。

“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,故将愁苦而终穷。”这是屈原的诗句,“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”这是李白的诗句。同样是怀才不遇,同样是壮志难酬,屈原宁死而坚定自己的理想和做法,他为了自己的理想,而不惧终生愁苦,甚至连死都不怕。而李白则表现出绝对的自信,这种自信以狂放不羁的形式表现出来,这种狂放不羁之下则是诗人无法排遣的愤懑。

那么,和屈原相比,李白就没有伟大的政治理想了吗?不是的。“钟鼓馔玉不足贵,但愿长醉不复醒。”李白不以富贵生活为贵,那他以什么生活为贵呢?应该是以他的政治理想为贵,以像屈原一样的美政理想为贵。可是现实中,他的美政理想却不能得到实现,既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,所以,李白说他宁愿长期在醉酒之中不愿醒来。

这是多么的任性呢?这又是多么的执着呢?这一点和屈原又是多么相似呢?

图片

他们都是倔强的人,他们有自己的美政理想,如果得不到,他们是不会满意的?但是他们的结局是不同的。屈原看到美政理想彻底无望了,他选择也彻底切断自己的希望,生的希望,这从一开始就能看到苗头,他是愁苦的。他觉得他过得不如意,而且,他认为他是正确的,而且是一直正确。李白的结局也是死亡,但并不是主观上的死亡,而是客观上的意外。当然这也是传说,传说中李白真的因为饮酒而溺亡,的确是“但愿长醉不复醒”。

天才诗人离开之后,我们总觉得心中空荡荡的,即便是他们离开这件事是发生在很久很久之前,我还是觉得这件事情就发生在昨天,甚至就发生在今天,发生在刚才。深思一下,我想把屈原和李白聚在一起,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。

那就是用李白的旷达来挽救屈原的生命,屈原的美政理想在客观世界中没有实现,但在他的心灵世界中已经实现了。屈原要主动做的就是“不变心以从俗”,他的确是做到了。既然做到了,那么他为什么不能开心一点、潇洒一些。

我甚至要劝屈原改写一下他自己的诗句,改成“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,故将喜乐而终老。”我认为屈原完全可以依靠这一点而开心呀,要知道不改变自己的初心,不随波逐流是多么的艰难,但是他做到了,他完全配得上开心一生。李白不就是如此吗?他只要自己的理想,不是自己的理想他不要,纵然因酒而沉醉,他也不会改变。

这样想着,我更觉得屈原和李白就在我们身边了。他们完全时刻陪伴在我们身边,假如终其一生我们也像他们一样壮志难酬呢?我们该如何思考呢?我们该如何选择呢?屈原和李白肯定可以给我们人生的启发。

借助屈原和李白,我们可以修炼对付烦恼的学问,正因为这样,我想把屈原和李白聚在一起。

榷山

乙巳正月(02.19)

于湖城湖畔

【作者简介】

金汇昆,笔名江一,1988年生,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,青年作家,诗人,现为河北衡水中学教师,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、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,出版作品有《渡缘》《桃花坞雨》《艺术里的童颜》《美的唤醒》《情境之门》等。教育与写作理念:师德是知与行的合一,信仰中文,写作育人,让生命的启蒙不断发生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